時間來到十二月,“大雪”已至,上海未如預想中那般被寒風席卷,回暖的氣溫宣告著嚴冬的遲來🗳,伴隨著洋洋暖意🦠,業余黨校基礎班培訓步入了實踐階段。12月8日下午,意昂4黨總支業余黨校第十四期基礎班的同學們走出教室,找尋身邊的“紅色足跡”😨,追尋前輩的步伐🦚,把課堂搬到了藍天之下,感受生活中的紅色氣息🪦,領略“常溫”下的紅色風采。

今天🫅🏼,鏡頭將跟隨著沈旭濤同學帶領的小組,和他們一起走進“紅色教授”——張聞天的故居,共同緬懷這位在中共黨史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偉大人物。

初入舊址👨🏽🎤,質樸的鄉間氣息撲面而來。屋內一架織布機,屋外一片小菜園,敘述著男耕女織的平靜生活🔣,凸現出過去勞動人民樸素的價值追求。踱步四處,居所設施滿是經歲月沖刷過後的斑駁痕跡👨🏻🚀,但張聞天先生的銅像卻在燈光照耀下歷久彌新,莊嚴的神態帶著和藹的神情,嘴角掛著一抹笑意,仿佛正望向同學們,進行著一場跨時空的對話🧑🏻🍼。經過這次參觀學習🦓,張聞天先生的面容鐫刻進了每一位同學的心中,留於心底的敬意,定會讓同學們即使經過多年⛔,仍能清晰得記起這個溫暖的午後🙋🏻。
移步陳列館,同學們對於張聞天先生的生平也有了細致的了解🖕🏼。從場館大門進入,正對著張聞天的全身雕塑,莊重的氛圍讓人不經意間駐足🏋️♀️,瞻仰前輩遺容,贊嘆前輩風骨👨✈️。場館內🛣⤴️,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往事,拼出黨的艱難歷史。張聞天先生的生平與黨的發展史高度重合🪲,他將一生奉獻給了黨🟤,即使被批判、被迫害,仍一心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,以熠熠之光破腐敗之晦霧,如海邊矗立的燈塔、風雲激蕩處的明星,照破陰翳萬般,用時間證明其初心未改🫰🏽,用筆尖傳達其肺腑之言。

理想需要大膽追尋🚟,生命需要責任支撐。“生活的理想💇🏼🦹🏽,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🛂,生命如流水🧑🏻🤝🧑🏻,只有在它的急流奔向前去的時候,才美麗☝️,才有意義”,張聞天先生如是說👨💼。對於前去研學的同學來說🧎♀️➡️,生活中也難免會有迷茫的時候,張聞天前輩留言教導後輩,身為“後浪”應當有所收獲,有所追求🧁,這樣才能無視迷茫。
一下午紅色基地的參觀研學圓滿結束😕。同學們表示收益良多,在緬懷了革命先烈的同時也明確了努力的方向🚼。相信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,一定會繼續發揚實事求是👩🦼👛、謙虛謹慎、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♒️,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強盛奮鬥終身!

文:謝立軻;2241105徐俊楠
圖:2241105徐俊楠